通关信息化及科技装备博览会

江苏加工贸易手账册的“进化史”

 时 间:2021-06-08

  2021年6月,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关务主管卜燕珍,关掉手机端的“海关加工贸易规范申报助手”页面后,在公司电脑点击“申请设立”按钮。15分钟后,系统工作流显示手账册业务办理已完成。

  时间回溯到1984年,“苏旺你”的关务们抱着200余页资料,坐在南京海关的报关大厅内焦急地等待,在这之前,为了准备公司一本加工贸易手册申办,数次增补资料、打印、签名、盖章等已经花去他们4天的时间。

  从3-5日缩短至1-4小时,从提交堆叠如山的纸质资料到“网上办”“掌上办”,加工贸易手账册的“进化史”,就是在党建引领下,南京海关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实效的鲜明体现。

  

  上世纪80-90年代,从报关单到手册 第一本纸质手册图片

  从报关单到手册

  改革开放让加贸企业享受时代红利

  加工贸易,是指“原材料和成品”都在“国外”,企业在“国内”按照海关监管要求完成产品加工制造,实现增值盈利。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国务院先后发布《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发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等,逐步允许进口加工装配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设备一律免征关税、工商税,提出积极利用国外资金、生产技术和前沿的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内生产力,把出口贸易做大做活。对于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言,加工贸易政策的出台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为开放型经济的顺利起步创造了积极条件。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向主管海关申领加工贸易手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份手册就是企业进行保税加工的“身份证”,它记录着企业的商品规格型号、加工耗料关系、进出货物记录等重要信息。

  1984年夏天,江苏省苏州市的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苏旺你有限公司成立,并申请设立了第一本加工贸易手册。自此,江苏省正式拉开了加工贸易蓬勃发展的序幕,省内加工贸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掀起加工贸易发展的时代热潮。

  

  上世纪80-90年代,南京海关关员核对纸质手册后

  准予企业将原材料运往加工厂

  从纸质本到电子化

  模式创新让加贸企业走上快车道

  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经济发展加速转型升级,加工贸易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全球分工的主要形式。在江苏省,抓好外资外贸最为生动和典型的范例之一,当属苏州工业园区:在世纪之交,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陆续进驻,园区加工制造产业有了先进技术的加持,发展势头迅猛,但当时加工贸易监管仍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以2000年的伟创力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向海关申请的用于加工贸易管理的纸质手账册有200多本,每一大批货物进出都是十余位企业关务、几十本厚厚手册“对账销号”的“浩大工程”。

  怎样才能通过模式创新破除效率低下的瓶颈?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在广泛充分调研、全盘梳理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先行先试,历经3年专项攻关,于2000年7月推出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模式。2000年7月1日,随着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备案科关员马明在加工贸易备案系统中一键回车,全国第一本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账册诞生。联网监管后,企业无需每个合同都到外经贸部门审批并向海关办理备案手续,借助计算机,加工贸易监管逐步实现从纸质手账册向电子化作业,从粗放型、低效率逐步向集约型、高效率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节约了人、财、物的支出,受到当时外贸企业的热烈欢迎。

  

  2000年7月,全国第一本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账册在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诞生。2001年7月3日,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向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赠送加工贸易电子账册联网监管周年纪念品。

  2001年11月,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视察园区海关时,对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作出了“企业受益、海关满意、政府欢迎”的高度评价。在2002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上,时任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称赞联网监管是为了完善海关监管,减少企业的技术性违规,在海关和企业之间创建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并提出了“E手册+联网监管”的新思路。数据显示,2009年时,园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408亿美元,联网监管业务覆盖80%以上。

  

  2001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与加工出口企业

  开展联网监管研讨

  从电子化到智能化

  科技赋能加工贸易企业“秒办”业务

  为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根据海关总署统一安排,自2015年10月,南京海关在全国先行先试,开展全省范围内“集约化、智能化”的加工贸易集中作业模式改革。

  依托搭建起涵盖“单证线上传输、参数智能判别、分类分级审核”的信息化平台,南京海关将分布在苏州、南通、连云港等35个加贸业务现场,整合成一个加工贸易作业中心在线受理业务,实现省内企业足不出户“7×24小时”在线申报、海关在线审核、审核结果在线反馈,以红、黄、绿通道判别、风险预警提示等方式,替代人工逐项审核确认操作,既做到守法便利,又实现智能高效。

  

  2021年,南京海关关员通过柔性监管

  辅导企业用好政策红利

  “回头看看,当年我们去海关办理手册业务,手续还是有些繁琐的。”卜燕珍向记者表示,“现在比如这票向海关申办的拖鞋简单进行拼接缝纫、加工出口的业务,甚至做到了‘读秒’办结!手机端的‘加工贸易规范申报助手’也列明了注意事项、申报规范,遇到疑难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关企交互系统’向海关在线预约解答并得到快速处理。为群众办实事,海关是认真的!”

  据了解,在苏州办公的南京海关加工贸易作业中心运行以来,承担江苏省域范围内的加工贸易业务核批管理工作,改革至今累计办理作业39.1万票,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缩短50%以上,每年可为江苏省加贸企业节约代理、录入等直接成本近2亿元。

  “企业的难点痛点就是我们的改革方向,通过改革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帮助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当中。”苏州海关驻相城办事处主任严华斌说到。

  

  2019年,南京海关加工贸易作业中心与企业

  远程在线开展业务验核

  从 “销国外” 到 “双循环”

  政策让加工贸易企业融入新格局

  今年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疫情发生后,国内不少加工贸易企业遭遇类似困境:海外订单减少、产品库存积压、资金周转不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南京海关深入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帮助外贸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新机,积极落实海关总署 “放宽集中纳税办理时限”“扩大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等利好举措,通过南京海关“企业问题清零”系统、深入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帮助关区内5000余家加贸企业及时了解和享受政策红利,引导关区加工贸易企业用足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现在一本电子化手册有多种贸易方式及惠企政策满足我们的实际加工需要:‘料件内销’方面有逐步放宽申报时限并免征缓税利息的政策优惠;‘边角料’方面有专门的市场化流转交易平台;‘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等方面手续在不断简化……” 苏州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关务经理陈菊说到,“这些不仅帮助我们企业把握好国际、国内市场订单,还享受到了更多的减税降费利好。”

  “未来必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南京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处长胡文杰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已经逐渐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传统模式转向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逐步实现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南京海关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020年,江苏省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逾1.57万亿元,约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5%,成为拉动江苏省外贸发展的突出动力。加工贸易手账册的一步步“进化”完善,正反映出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跨越式发展,也折射出海关为推动开放型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促改革、办实事、谋实效的不平凡历程。

  责任编辑:广汉

版权所有: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3595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725号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
法安网    

友情链接:北京展览公司    动漫展    深圳展览公司